阅报栏,无论在乡村还是街道、校园,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,陪伴了几代人,建起了不了情,至今依然是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的重要阵地。
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发出呼吁 阅报栏迭代建设势在必行
但是,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,随着阅读条件的优化和新媒体的兴起,站在一个个或砖石或钢木建成的
阅报栏前,隔着玻璃读报纸的阅读方式越来越落伍了。怎样让阅报栏这个精神阵地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,也是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焦点。他们认为,各地在阅报栏建设中要重视迭代思维,电子阅报栏建设势在必行。
传统阅报栏“喜忧参半”
传统阅报栏的问题,一方面是数量减少,另一方面是内容更新不及时,经常是一张报纸贴很久。
“喜”是因为技术进步让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渠道日益多元化,“忧”是阅读栏消失的同时也带走了人们在公共空间的阅读习惯。
阅报栏在基层的建设情况如何?记者了解到,无论是在建招标阅报栏项目还是投入使用的阅报栏,大都在重复传统阅报栏建设的老路,由于报纸更换繁琐、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、监督机制落实不够等原因,一些阅报栏“建也速焉、衰也忽焉”,一些地方的阅报栏甚至经常见不到报纸。
“因此,在有条件的地方,升级阅报栏建设思路,把电子阅报栏作为传统阅报栏的迭代产品纳入视野,已是大势所趋。”
小户唱大戏”,阵地不可丢
廖华歌把阅报栏的作用形容成是“小户唱大戏”,“看起来虽然很小,但是它发挥的文化效用非常大,可以说是细水长流、润物无声”。
“我们想知道的两会热点新闻消息,随时都可以从这块大屏上获取,信息量集中,投送及时,每天除了翻阅驻地报纸,就是看大屏。”廖华歌说。
重庆代表团的张绍勇代表表示:“电子阅报栏非常方便,我们有空时在这里看看当日的两会新闻,交流一下。有时在大厅等人时也可以看下,也算抓紧时间学习嘛!”
在党永富看来,新兴的电子阅报栏在内容和推送时间上都确保了及时性,很便捷。
当电子阅报栏给人们带来新体验,原本令人“沮丧”的气氛又变得“兴奋”起来,阅报栏这块阵地一定要守住、建好。